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北美洲萬緣水陸法會系列講座 心保和尚勉眾善用其「心」
2024-04-23
佛光山北美洲2024年萬緣水陸法會系列講座,4月21日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,於佛光山西來寺五觀堂主講,引導大眾從佛法的根本義理,趨向實際修行的目標和方向;透過「聞思修」和「勤修戒定慧、息滅貪瞋癡」的智慧,掌握解脫煩惱之道。講座實體與線上雙軌並行,近千人同霑法喜,共結法緣。
何謂解脫之道?心保和尚以《華嚴經.淨行品》的「善用其心」說明,想要成就解脫,要看自己是否有「心」。「心」能落於六道輪迴、亦能超凡入聖,強調「心」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,並敘述觀照「聞、思、修」的重要性,舉例佛陀時代沒有記錄的工具,佛陀的弟子聽聞佛陀說的法義後,在樹下經行思惟。佛陀已清楚告知修行觀念,就看眾生是否把佛陀的教法「優先」學習。心保和尚並補充說明解脫的關鍵,在於「觀無常,知無我」,要精進用功。
眾生執著於有「我」,因而產生各種妄想,隨著業力流轉於六道,心保和尚提醒,要了知自己的起心動念,看到念頭中的「小偷」即煩惱,才有辦法對治。佛法用了,才是自己的;不會用,則只是書本裡面的知識。佛教說的「無我」全要靠自己去體會。
心保和尚再指出,唯識的六根本煩惱「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見」,「貪」為三毒之首,遍於三界,相對比起其他的煩惱,更不易去除,修行就算再高,若沒離開三界,始終要在六道輪迴,並舉例各種經典中「貪」的故事。眾生因執著於五欲和五不正見的錯誤知見,衍生錯誤的行為而招感煩惱,造成輪迴不止。
援引《法華經》的「三界火宅喻」及多則佛教故事「赤珍珠」、「守金不捨墮蛇身」及金碧峰禪師的玉缽公案,心保和尚說明,世間的現象幻化無常,若能了知自身身體及貪著之事物是會生滅幻化,只要心不生貪念執著,喜愛和貪欲便能消除,心就得到解脫。勉勵大眾要認真觀察,將智慧用在修行,在世間行「三好四給」、「五戒十善」。以出世間角度,要解脫則須知世間無常幻化、非我所、不可得,因此不生執著和貪瞋癡。
最後,心保和尚勉眾以信心成就「四不壞信」。水陸法會以平等施食,此為慈悲;透過六道群靈看到眾生的苦,則讓人發起出離心、去煩惱;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、自利利他。這是生命意義所在,讓生命更圓滿,此為在世間最殊勝之事。
何謂解脫之道?心保和尚以《華嚴經.淨行品》的「善用其心」說明,想要成就解脫,要看自己是否有「心」。「心」能落於六道輪迴、亦能超凡入聖,強調「心」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,並敘述觀照「聞、思、修」的重要性,舉例佛陀時代沒有記錄的工具,佛陀的弟子聽聞佛陀說的法義後,在樹下經行思惟。佛陀已清楚告知修行觀念,就看眾生是否把佛陀的教法「優先」學習。心保和尚並補充說明解脫的關鍵,在於「觀無常,知無我」,要精進用功。
眾生執著於有「我」,因而產生各種妄想,隨著業力流轉於六道,心保和尚提醒,要了知自己的起心動念,看到念頭中的「小偷」即煩惱,才有辦法對治。佛法用了,才是自己的;不會用,則只是書本裡面的知識。佛教說的「無我」全要靠自己去體會。
心保和尚再指出,唯識的六根本煩惱「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見」,「貪」為三毒之首,遍於三界,相對比起其他的煩惱,更不易去除,修行就算再高,若沒離開三界,始終要在六道輪迴,並舉例各種經典中「貪」的故事。眾生因執著於五欲和五不正見的錯誤知見,衍生錯誤的行為而招感煩惱,造成輪迴不止。
援引《法華經》的「三界火宅喻」及多則佛教故事「赤珍珠」、「守金不捨墮蛇身」及金碧峰禪師的玉缽公案,心保和尚說明,世間的現象幻化無常,若能了知自身身體及貪著之事物是會生滅幻化,只要心不生貪念執著,喜愛和貪欲便能消除,心就得到解脫。勉勵大眾要認真觀察,將智慧用在修行,在世間行「三好四給」、「五戒十善」。以出世間角度,要解脫則須知世間無常幻化、非我所、不可得,因此不生執著和貪瞋癡。
最後,心保和尚勉眾以信心成就「四不壞信」。水陸法會以平等施食,此為慈悲;透過六道群靈看到眾生的苦,則讓人發起出離心、去煩惱;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、自利利他。這是生命意義所在,讓生命更圓滿,此為在世間最殊勝之事。
最新消息
慧慈寺信眾跟著大師辦教育 分享歡喜布施的喜悅
2025-08-13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贈花蓮捷絲旅 安頓旅人身心
2025-08-1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2
2025-08-13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
2025-08-12小小演員大智慧 「兒童佛法故事劇場」南屏別院歡樂開演
2025-08-122025年最強景點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榮獲冠軍
2025-08-12惠中寺香燈培訓 學習成為菩薩侍者
2025-08-12香雲寺皈依典禮 胎中寶貝沐佛恩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